1、測量不確定度的起源與發展:不確定度一詞起源于1927年德國物理學家Heisenberg在量子力學中提出的不確定度關系,又稱測不準關系。1962年,美國國家標準局(NBS)的Youden首先在計量校準系統中提出定量表示不確定度的建議。1980年,國際計量局(BIPM)召集和成立了不確定度表示工作組并起草了INC-1(1980)。其后國際不確定度工作組經多年討論和醞釀于
我國于1999年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技術規范JJF 1059-1999《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于2012年發布JJF 1059.1-2012《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和JJF 1059.2-2012《用蒙特卡洛法評定測量不確定度》。后又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 27418-2017《測量不確定度評定和表示》和GB/T 27419-2018《測量不確定度評定和表示補充文件1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的分布傳播》。
2、測量不確定度的意義:由于測量的不完善,通過測量不可能得到真值(即被測量的定義值),由測量獲得的值僅是被測量的估計值,被測量的估計值是一個統計量,具有概率分布屬性,測量不確定度是該分布的表示分散性的參數。被測量的估計值與被測量的真值之差就是測量的系統誤差,由于真值無法準確知道,也就得不到測量誤差的準確的值,用參考量值代替真值時,可以獲得測量誤差的估計值,用它可以對測量結果進行修正。測量不確定度表示方法的統一是國際貿易和技術交流不可缺少的,它可使各國進行的測量和得到的結果進行相互比對,取得相互的承認或共識。
3、測量不確定度與測量誤差的區別:根據JJF 1001-201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技術規范》的規定,測量誤差和測量不確定度的定義如下:測量誤差為測得的量值減去參考量值。測量不確定度為根據所用到的信息,表征賦予被測量量值分散性的非負參數。
下面給大家講解一下測量不確定度的應用方法:
1、工業熱電阻不確定度計算軟件:是在工業熱電阻計量器具建標過程中進行不確定度計算的專用軟件,可以自動計算系統在檢定工業鉑銅熱電阻時,在各個檢定點的不確定度,并且可以作為自動控制組件嵌入到工業熱電阻檢定系統中,實現不確定度計算及不確定度報表顯示。軟件支持自動計算被檢測量重復性、插孔間溫差、電測設備誤差、自熱影響、標準鉑電阻復現性、電測設備誤差、自熱影響、標準鉑電阻穩定性等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具有檢定系統配置管理、數字萬用表配置管理、不確定度計算、報表記錄查看、不確定度記錄文件管理等功能。
軟件支持對PT100工業鉑熱電阻及Cu100工業銅熱電阻在0℃和100℃檢定點進行不確定度計算,同時支持對使用證書水三相點值和重新使用水三相點瓶測量水三相點值兩種不同檢定方式進行計算。軟件可以作為自動控制組件,嵌入到熱電阻檢定系統中運行,提供不確定度自動計算功能。
2、熱電偶不確定計算軟件:在溫度計量器具建標過程中,檢定系統的不確定度計算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工作用熱電偶不確定度計算軟件可以用來創建工作用熱電偶不確定度項目,自動計算出檢定系統在校準工作用熱電偶時各個校準點不確定度及各個分項的不確定度分量。不確定度軟件還支持作為自動組件供其他系統調用使用,比如可以直接在群爐熱電偶自動檢定系統中,調用不確定度軟件進行不確定度計算及不確定度報告顯示。
上一條:熱敏電阻的性能特點及校準方法 | 下一條:直擊現場丨第七屆中國計量展德圖攜新品重磅登場深度鏈接全球用戶 |